一.热固性塑料可用来填补热塑性塑料和金属制件之间的不足
(1)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,热固性塑料制件一直是用压缩和压柱方法成型。其工艺周期长、生产效率低、劳动强度大、模具易损坏、成本较高。
(2)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,热固性塑料注射成型得到迅速发展,压缩成型工艺在欧、美、日等
先进工业国家已逐渐被注射工艺所取代。日本在这方面成绩最显著,目前85%以上的热固性塑料
制件都是以注射成型方法获得的。
(3)中国虽然自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推广热固性塑料注射成型工艺,但发展缓慢,目前只有
3%——4%的热固性塑料制件采用了注射成型方法。
(4)20世纪80年代国外又在注压工艺上进一步发展为无流道注压成型工艺。1982年美国的Durez
塑料公司已获得四项无流道注压工艺的专利。
二、工艺要点及模具简介
热固性塑料注射工艺的要点如下:
① 热固性注射原料在注射机料筒中应处于黏度最低的熔融状态。
② 因热固性塑料中含有40%以上的填料,黏度与摩擦阻力较大,注射压力也应响应增大,注射
压力的一半要消耗在浇注系统的摩擦阻力上。
③ 热固性注射原料在固化反应中,产生缩合水和低分子气体,型腔必须要有良好的排气结构,
否则在注射制件表面会留下气泡和流痕。
热固性注射模在设计时应注意如下几点:
① 因热固性塑料成型时在料筒内没有加热到足够温度,因此希望使主流道断面积小一些以增
加摩擦热,由于凝料不能回收,减小主流道在经济上也有好处。
② 热塑性塑料注射模常利用分型面和推杆等的配合间隙排气即可,而热固性塑料成型时排出
的气体多,仅利用配合间隙排气往往不能满足要求,在模具上要开设专门的排气槽。
③ 热固性塑料由于熔融温度比固化温度低,在一定的成型条件下熔料的流动性较好,可以流
入细小的缝隙中成为毛边,因此要提高模具分型面合模后的接触精度,避免采用推件板式结构,
尽量少用镶拼成型零件。
④ 热固性塑料注射工艺要求模具温度高于注射机料筒温度,容易造成制件与型芯之间有较大
的真空吸力,使制件脱模困难,因而要提高模具的推出能力。
⑤ 热固性塑料中填料的冲刷作用,要求模具成型部位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及较低的表面粗糙度。
⑥ 由于热固性塑料注射模是在高温高压下工作,应严格控制模具零件的尺寸精度,特别是活
动型芯、推杆等一类零件。
⑦ 必要时应能分别控制动模和定模的温度,减小凹模与型芯的温差。为了避免散热过多,还
应在注射模和注射机之间加设石棉垫板等绝热材料。